查看原文
其他

重视青少年抑郁,改善心理健康水平

星星 小梦解答 2022-08-09

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,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,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。而青少年抑郁症,多是由个人性格因素及较重的学业压力引起,青少年抑郁应广泛引起家长的重视,若青少年抑郁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,后果不堪设想。

智商高、求胜心强的尖子生,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。渴望“争上游”、竞争心炽盛,不可避免会产生“不如别人”的挫败感和失落感;如果他们不能进行清醒的自我调适,则难以实现与自我的和解、同他人的交流、对社会的融入,必然会让精神世界上演“变形记”。

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的印象中或许青少年和抑郁症在概念上并无关联;然而现在,青少年却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,尤其是在步入大学的青少年中,患抑郁症的比率较高,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置疑的现实。即使在已经考上重点大学、名牌大学的学生中,依然有不少学生承受着抑郁症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。对此问题,有关专家认为,对此类认识必须尽快走出标签化、妖魔化的误区,并高度正视“青少年抑郁症”这个问题,而且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已迫在眉睫。

其实有些人并不知道,和一些名人一样,大多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都有过“人前坚强,人后沮丧”的恶性循环的痛苦挣扎。擅长印象管理的他们,在台前营造出一个正常人的光辉形象,在幕后却独自承受抑郁症带来的煎熬与伤悲。走出抑郁症的阴影,不能仅仅依靠青少年的“自我救赎”,也离不开家长老师的关心、认可和外部社会的支持理解。

迄今,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,但可以肯定的是,生物、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。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、神经生化、神经内分泌、神经再生等方面;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,如抑郁气质。

青少年性格内向、不爱交流、孤僻多疑、不喜欢出头露面、常常注意事物消极面或遭受过意外挫折,会很容易陷入抑郁状态。另外,急性抑郁发作的青少年,病前个性多倔强、违拗,或有被动易攻击的特点。慢性抑郁的青少年病前多表现出无能、被动、好纠缠、依赖和孤独的特点。

家族遗传性因素对青少年抑郁起一定的作用,是很重要的引发青少年抑郁症的原因。约50%抑郁青少年的父母中,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。然而,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,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、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。

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,很多抑郁症患者有强烈的“病耻感”,他们不敢直面内心的冲突,也无法向最亲近的家人朋友求助,使这场“心灵感冒”迟迟难愈。从解决上来说,普及抑郁症知识,消除社会偏见和歧视,为抑郁症患者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和心理环境是非常必要的。此外,还要着力发展病友互助机制,打通陌生人之间的互助渠道,减少救助阻力,也可以让患者更快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,为暂停的生活加满油重新上路。

当代著名心理学家,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菲利普·津巴多,在今年7月9日的第一届中国心理行业发展峰会上进行了视频演讲。津巴多教授在演讲中分析,很多中国人认为表达感情和情绪都是软弱的表现,进而导致人们对关心和爱护他们的人隐藏自己的痛苦,并且对看心理医生或进行心理咨询感到“羞耻”。这可能正是导致心理治疗在中国还不能很好地发展起来的原因。“很多中国人认为表达感情和情绪都是软弱的表现,这不对!”津巴多说道。

抑郁症并不可怕,及时治疗效果较佳

当然,抑郁症并不可怕,是可以治疗的。轻度的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心理治疗方式进行治疗。对于中度以上的抑郁症,一般会增加药物治疗。一般经过3个月急性期的治疗,患者很快会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。但是精神类疾病用药需要巩固性用药,但是有的患者服药后恢复好了,就开始担心药物的副作用。其实并不需要担心,这类药物不会形成依赖,不会成瘾。而对于那些十分严重的用药效果不好的,还可以采取无抽搐电休克疗法。对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,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治疗。

猜你还想看:躁郁症的可怕之处,比抑郁症更令人绝望

人格分裂的原因,治疗人格分裂的方法有哪些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